从John Osborne在1956年的剧作《Look Back In Anger》里的角色Jimmy Porter,到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大爆发,愤怒的青年都是战后英国文化的中心形象。很少有乐队能用比The Jam更敏锐的洞察力去探索这方面。他们的主要词曲作者、煽动人心的主唱兼吉他手Paul Weller凭着一系列总是较自信较强大的唱片,成为暴躁的吟游诗人,为英国式挫折和梦想代言。他们的前一张专辑《Setting Sons》跻身榜单前五位,并衍生了两支英国榜冠军单曲,但美国仍不以为然,还强调他们鲜明的英国视角。带着他们的后续唱片从Townhouse录音室走出后,他们受到温和的批评,说他们明显借鉴了英国流行正典的试金石,比如说剽窃了The Beatles的“Taxman”中的贝斯音轨,做出那首强有力的“Start!”。然而,这样的批评,误解了那些元素的组合,它们正体现出这张作品的创意所在(其封面本身,就模仿了Weller在录音室发现的一张英国广播公司的复古声效唱片)。实际上,这张唱片作品的原创性令人吃惊。尽管不是正式的概念唱片,这些歌曲合起来,却组成一幅欲求不满 —— 正是愤怒青年抱怨的中心 —— 的肖像画。从“Pretty Green”中空虚的消费主义到“Scrape Away”中的苦涩悲伤,听众进入一个潜藏着失败的世界。这全部世界的中心,是“That's Entertainment!” —— 靠着双音轨原声吉他扫弦,还有他们对日常烦恼的连祷,它抓住了这支乐队之所以那么重要的精髓。(有生之年必听的1001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