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and the Bunnymen

   回声与兔人


Porcupine
AllMusic评级:
本站评级:
英国最高排名:2
美国最高排名:137
专辑类型:录音室专辑
发行日期:1983-02-04
发行公司:Korova
认证销量:100,000
专辑风格:另类摇滚  /  后朋克  /  学院摇滚  /  新浪潮


专辑评论

评论界和歌迷对《Porcupine》的评价截然相反。或许,专辑艰难的诞生和背后尖锐的思想让其命中注定获得两极分化的评论。Echo And The Bunnymen创作1981年的专辑《Heaven Up Here》时非常轻松。然而,刚刚走出创作瓶颈期的乐队在录制第三张全长专辑时则经历了很多困难。《Porcupine》是歌手lan McCulloch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它尖锐的棱角引起了很多人的抵触,母公司WEA也不例外,他们认为专辑不够商业化。奇怪的是,乐队 —— 除了吉他手Will Sergeant —— 同意回到录影棚,在第一版素材的基础上再做修改。《Porcupine》的力量也许正来自这番曲折。专辑的第一首单曲“The Back Of Love” —— 时而高速时而梦幻 —— 完美集中地表现了Echo And The Bunnymen独家营造的敬畏感和差异感:还有谁能用如此喜庆的方式“折断爱的脊梁骨”呢?”印度小提琴演奏家Shankar为专辑第二单“The Cutter”录制了锡塔琴领衔的前奏和副歌,但乐队对他的参与并不满意。经纪人Bill Drummond也为副歌中欢快高亢的第三个八小节(middle eight:摇滚、流行、爵士等流行音乐中有些歌曲采用三十二小节模式,即副歌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八个小节,middle eight指的是其中的第三个部分)录制了一段小号演奏。尽管愤怒,乐队承认这段演奏提升了这首歌曲的整体水平。1983年1月,“The Cutter”登上了英国榜第八名(专辑最高排到第二名)。因此,《Porcupine》中没有适合随便听听的歌曲。专辑的制作和其中的东方元素几乎没有柔化McCulloch的孤立主义和愈发浓重的歌剧演唱风格。专辑缺乏亲和力还十分令人困扰,但是多听几遍就定有收获。(有生之年必听的1001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