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play

   酷玩


Ghost Stories
AllMusic评级:
本站评级:
英国最高排名:1
美国最高排名:1
专辑类型:录音室专辑
发行日期:2014-05-19
发行公司:Parlophone
认证销量:3,700,000
专辑风格:另类摇滚  /  另类流行


专辑评论

纵观Coldplay迄今为止发表的全部7张专辑中,《Ghost Stories》可以说是异类般的存在,和前一张专辑《Mylo Xyloto》以及后一张专辑《A Head Full of Dreams》所呈现的流光溢彩相比,它忧郁,颓废,孤僻而阴冷,几乎所有的曲目都是近乎梦呓般的喃喃自语,这令它成为了一张风格独特、艺术概念完整、同时极为隐私化的专辑。对于Coldplay这样的“英伦天团”来说,《Ghost Stories》的商业表现显然算不上成功,奖项方面也仅仅获得了当年公告牌的最佳摇滚专辑,而且竟然没有全球巡演,只举行了几场小型的室内演唱会,以至于在《Ghost Stories》发行后仅一年多的时间里(2015年12月4日),Coldplay破天荒地发行了第7张录音室专辑,也就是《A Head Full of Dreams》。对外宣称这是“对过去20年音乐生涯的阶段性总结”,但其实《A Head Full of Dreams》就是为了挽救《Ghost Stories》“近乎失败”的商业表现,为了再次召开全球大型巡演而专门“加班加点定制”出来的“圈钱之作”。《Ghost Stories》发行后,全网炸锅,口水仗无数,老粉们原本指望继“堕落”的《Mylo Xyloto》后,Coldplay能“痛定思痛”,“洗心革面”,不料他们却发表了一张流行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新专辑。在老粉们看来,“烂大街的电子”和“毫无节操的合成器”已经让Coldplay沦为了另一支俗不可耐的夜店流行乐队,他们无法忍受自己竟然要与那些因为《Ghost Stories》慕名而来的新粉们“共享”一支原本以“高逼格”、“清新脱俗”著称的“经典英伦摇滚”乐队,一时间纷纷表示Coldplay已死,“转黑”口号不绝于耳。关于《Ghost Stories》的争议,绝大多数都是关于“转型”的:《Ghost Stories》是否意味着Coldplay已经彻底变成了一支流行乐队、电子合成器是否“亵渎”了摇滚、这是不是Coldplay对U2的一次拙劣山寨、抛弃了“大义”(政治立场)只有“小爱”(个人情感)是否丧失了乐队的战斗性等等。人们津津乐道于摇滚和流行的关系到底是非此即彼还是相爱相杀,却鲜少有人关心Coldplay究竟试图通过《Ghost Stories》传递什么信息,表达什么情感。《Ghost Stories》的创作背景(主唱Chris Martin婚变)早已不是秘密,所以喜欢《Ghost Stories》的人评价往往是“大部分歌都挺好听”、“慢歌比较多”,“似乎挺哀怨”,“离婚了所以听起来调子灰灰的可以理解”,“应该是一张自我疗伤的专辑吧”等等。然而作为一张概念专辑,《Ghost Stories》呈现出高度的整体性,它的每一首歌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所有曲目的创作和编排都应该是基于某种目的而刻意为之。(路过打酱油的)